找到相关内容863篇,用时6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

    一切罪恶。于是以物质不灭或先验范畴作为哲学中的本体,那就是只承认遍计所执性和性是不能分开的,而以遍计所执性为骨干,根本不承认有圆成实性。  二、中国哲学  A、中国古代道家认为,“形形者,无形”,使形成为形的必是无形;“名名者,无名”,使名成为名的必是无名,所心有无可以相生。“无”,不是真正没有东西,无形使有形成为形,就是有无相生的意思,由此可以说道家倾向于以性作原因。  B、儒家,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569066.html
  • 略论唯识哲学之识境观念

    」,即「自证分」,转似「相」、「见」二分而生。此说「识体」,是「性」,转似「相」、「见」,二分非无,亦「」。此二分,执实二取,圣说为无,非「」中无此二分。   窥基说明,护法的观点是:「『识体』,即『自证分』」,由这「自证分」(识体),转似、转变出相分、见分。这可说是一种「形上学」式的「唯心(识)论」之进路。而且,因「识体」(自证分),是「性」,故相分、见分也属于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20565689.html
  • 从三性三无性看唯识宗的中道性

    中道。  唯识宗是以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,对于诸法的现象与本质的问题,唯识宗用二种方法来说明,一种是肯定的说明法,另一种是否定的说明法。肯定的说明法为“三性”,即是:妪计所执性,性,圆戍实性;否定的...实法”的执境。递计又有三个方面,郎能遍计、所遍计、遍计执三个方面。能遍计,是能认识的心心所法,是指六、七两识,这是我法二执相应的识,妄将一切色等法分别计度。所遍计:是所认识的一切行相,是的万象诸法...

    静 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2264107.html
  • 法相宗的三自性和三无性

    人们视一切事物为各有自性差别的客观实在的世俗认识,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(五台山)。  第二,“自性”,又称“性”。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引发心识而派生出来(),所以一切现象都是幻化的,不真实的,非有而似有,是假有而不是真有。这是分析“遍计所执性”错误的根源,指出一切现象是相对的真实,不是绝对的真实(五台山)。  第三,“圆成实自性”,叉称“圆成实性”。在“自性”基础上,消除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23057428.html
  • 试谈空有之诤的焦点所在

    这一问题、为这一问题服务的。因此,我们把这一问题叫做空有之争的焦点所在。  试谈这一问题,先从唯识家的主张谈起。  一、假法必依实法  “假必依实”是唯识宗成立性和圆成实性实有的重要理由之一。《...自性相或差别相……是名遍计所执相。  若即分别所行、遍计所执相(的)所依行相,是名相。  若即于此分别所行、遍计所执相(的)所依行相中,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,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,...

    巨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0541202.html
  • 陋室杂谈(六)无明是怎样生

    种子才是我们斗争的对象,其它的不但不是对立面,而且是我们找出并进而战胜无明的盟友,这一点是务必要牢记的。  接下来我再重新谈谈无明和遍计执无明。  说起无明和遍计执无明,大家一定会想到唯识的、遍计执和圆成实这三自性。这三性在《楞伽经》上被分别叫做妄想自性、缘起自性和成自性,世尊对大慧菩萨说:“复次大慧,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,云何三自性?谓妄想自性,缘起自性,成自性。”唯识的这三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0856710.html
  • 《显扬圣教论》的三性思想的探讨

    遍计所执自体;二.自体,三.圆成实自体。”之后,进一步地说明“遍计所执性”的初步意涵:“遍计所执自体者,谓依名言假立自体为欲,随顺世间言说故。”(大正31,页507b)-此说明“遍计所执性”安立的“...”,这一点我们再看它们“性”之“定义”将更清楚。  (1.2)“性”的定义  a1《显扬论》卷六说明“性”的“初步意涵”如下:“自体者,谓从缘所生法自体。”(大正31,507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1963004.html
  • 陈那的三性思想──在《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》中的理解

    、乾闼婆城等幻喻来形容性,并且说:“此者,即无明自体”(《大正藏》册25,p.908c),即无明自体(=心识)所生的是,并非是如同毛发等▓[ㄔ*扁]计所执性的错觉。  此外,陈那在《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》中说,为对治十种分别散乱而说三性,故三性在陈那的理解中,不同于世亲对于三性的统一说、实践说。以对治的立场来看,性的有无问题,显然并不十分重要。重要的是离有无而悟中道...

    陈宗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3245802.html
  • 汉译三自性论中关于三自性分类的探讨

    ,见所见知转。”(九)  在这四段译文中,有几个重要术语的含义应要略加说明:  一、心:是泛指八识。赖耶是因性,余七转识是果性,均属于性。  二、虚妄分别:是指一切有漏心而言。在本论及辩中边论与“心”的意义无别,都是属于性。  三、执非有:是指遍计所执性。在金译第四颂“此显执非有”句,韩、刘二译均译成“遍计”;又金译第五颂“执非有者心”中的“执非有者”是指依性的“心”,可证明“执...

    赵国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1364799.html
  • 清辨对瑜伽行派的三性思想之批判的探讨

    派」思想的基本特徵(註11)。 至於,清辨與瑜伽行派之間的「空有之諍」,主要在論辯三性一遍計所執性,性,圓成實性究竟是世俗的有無呢?還是勝義的有無呢?依照瑜伽行派對《中論》二十五章〈涅槃品〉的解釋而言,們極力主張「如果有涅槃的話,性必須存在」。也就是說,對於瑜伽行派而言,「涅槃」並不是什麼都不存帶,而是一種去除所添加的「二元性」(二取)的真實存在。因此,「虛妄分別」的「性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2845385.html